这是严重超载啊,姚海芸担心自行车带不动,“要不我走路吧。”
“有车走什么路,比这重的东西我都拉过,你这都是一些棉被和衣服,不重。”
姚志能不在意,抬脚先上了车,脚撑着地,双手抓紧车把,催促她:“快上。”
姚海芸小心上了车。
姚志能喊了声出发了,为了彰显自己的力气,骑车速度飞快,可很快他发现自己越骑越费力了,姚海芸也意识到不对劲,低头去看两个轮胎情况,这一看不打紧,前轮轮胎快没气了!
“哥,是不是轮胎破了!”
姚海芸赶紧跳下车,“快别骑了。”
姚志能把车停稳,蹲下身检查了一遍,皱起了眉,“确实是轮胎没气了,真够倒霉的。”
家里就这一辆自行车,姚海芸后悔不已:“我就说不应该坐的,我不坐估计就没事了。”
“跟你没关系,说不定是轮胎扎进去什么东西。”
姚志能左右看了看,最后说:“推着走吧,也快到家了,等会儿你去供销社买几个补胎片,回家我来补轮胎。”
第2章
岛上目前只有一个供销社,就在岛西面,跟南营公社紧挨着,姚海芸小时候还不叫供销社,叫渔联社,1956年改称为供销合作社,岛上无论大人小孩,闲来无事都喜欢去逛逛,就算买不起,光看看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够饱眼福了。
自行车内胎彻底没气瘪了下去,推着走了一段路,姚志能看着外轮胎转一圈压出一个印,有些心疼,内胎好补,外胎就没那么容易了,真坏了换一个挺贵的。
瞧见前面的供销社,姚志能停在了路边,跟妹妹说:“快去吧,你手里有钱吧?”
“有。”
姚海芸点点头,抬脚走向供销社,想到后天就要来上班了,她目光多了层探究,更加仔细去打量这座建筑。
供销社过去跟岛上绝大多数民居一样,用的都是海草草苫顶,前年因为台风导致仓库进水,大改造过一回,现在屋顶全换成了灰瓦,气派多了。
姚海芸之前经常以顾客的身份来买东西,那会儿她只觉得供销社的业务很有意思,比她以前玩的经营类游戏要真实有趣,哪想到有一天她会成为岛上的供销社主任。
她来得晚,供销社已经下班了,就剩一个准备锁门的售货员,看到她进来又回到了柜台前,“看看要点啥?”
姚海芸第一次见他,男人留着短寸头,平额头吊梢眼,频繁眨眼间流露出几分狡黠。
她抬头看向男人身后的展示柜,扫了一眼,轻声道:“家里的自行车内胎漏气了,想买几贴补胎片,有吗?”
只见柜台后满墙的木质格子架,上面依次陈列着种类丰富的商品,正中央从左往右看依次用红色大字写着烟酒副食、日用百货、水果蔬菜、布匹鞋帽、油盐酱醋。
武镇川记性好,很快就想起补胎片放哪了,蹲下找了起来,边找边问她,“你要几个?”
声音从柜台后传出来,姚海芸想了想回答:“两个吧,两个应该够了。”
武镇川从最里面扒拉出来车胎贴片,站起身,听到姚海芸只要两个,他皱眉咦了声,直摇头,“妹子,两个不够吧,万一轮胎漏气的地方多,两个补不完,买四个更保险,买八个更好,家里留着备用。”
这不漏痕迹的推销方式,姚海芸被逗乐了,“八个太多了,就买四个吧。”
武镇川从一张16片的补胎片中给她平均撕出来四片放到柜台上,“一片四分钱,四片一共一毛六分钱。”
说完补充问道:“那胶水要吗?补轮胎可不能缺了这个。”
姚海芸掏出两枚一毛的硬币递给他,“胶水家里有,不用了。”
武镇川找给她四枚一分的硬币,“找您四分钱,钱拿好,东西拿好。”
姚海芸道了声谢,转身出了供销社,兄妹俩见了面继续往家走。
南营岛地形复杂,中间有高大的月牙山,把东西两侧的东沟村和长桥村隔绝开来,渔民多居住在地势平坦的海湾里,姚海芸所在的长桥大队就在西海湾,第二户。
夏天天气热,饭点大家都端着碗出来吃,坐在海带晾晒场边缘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微咸凉爽的海风吹来,舒坦极了。
借着天边还残留的晚霞余光,姚海芸看到了在人群中的姚昌盛和马兰英,还有她嫂子徐友月,侄子皮蛋抱着碗咕噜噜喝着汤,侄女点点躺在凉席上已经睡着了。
皮蛋,大名叫姚宝瑞,是姚志能的大儿子,此时嘴里正嚼着脆生生的海蜇,咯吱咯吱的,小孩子嫌嚼这玩意费劲,嚼吧嚼吧就吞了。
正无聊着,扭头看到推着车的爸爸和姑姑,皮蛋高兴放下碗朝他们冲了过来,边跑边喊:“姑姑!”
姚海芸摸摸侄子的头,“长高了。”
马兰英跟姚昌盛赶紧站了起来去迎接女儿,徐友月也抱着点点起了身,纳凉的众人纷纷看向姚海芸,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起来:“海芸回来了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