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版主>高辣小说>抗日之铁血河山> 第二百四十七章胜利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七章胜利二(1 / 7)

实证明突如其来的喜悦总是很容易让人手足无措的。的全国民众相比,反应速度一向慢上半拍的军委会还是因为对日军投降时间估算上错误,而被日军的投降搅的手忙脚乱。尽管早就预料到日军已经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尽管早就盼望着这一天的早些到来。但是恐怕在全世界除了老神在在,胸有成竹的刘家辉和赵永刚夫妇之外,却没有一个人会想到胜利会来的这么突然。日军的投降几乎打乱军委会全盘的部署。当然伴随着这种喜悦的忙乱一起到来的,还有各方面势力几乎不停的争吵。日军只是宣布投降,还尚未缴械。军委会中就已经为了争夺战后的地盘和利益分配,吵成了一锅粥。与全国各城市中此起彼伏的庆祝胜利而举行的热闹的游行队伍相比,吵的天翻地覆的军委会更加热闹。大家都不是傻子。这八年来日军占据了中国最富庶的东南沿海,以及远比西部富裕的多的华中和华北地区。以日军一贯擅长的残酷掠夺的作风,以及以战养战的习惯来看。现在的侵华日军手中恐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那些被调离中国的日军将领那个来的时候不是双手空空,走的时候满载而归?而且除了日军手中数量绝对称的巨大的,用来以战养战而抢夺来的物资之外。还有沦陷区那些大量的借着所谓的帝国赫赫军威来华趁机大发横财的日,所开办的大量工厂、公司,更还有那些投靠日军,认贼作父的汉奸们为了捞取钱财所开办的各种工厂那。前一段时间28集团军攻击武昌,不算其他的大量物资,仅仅日军来不及运走地棉纱就缴获了数百吨的事情在军委会的高层已经传遍。在这些人眼睛中,棉纱这种现在稀缺的物资是什么?就是钱。一个被打的残破的武昌都能弄到如此多的物资,那么其他被日军长期占领的中心城市上海、南京、北平、天津、青岛、杭州、广州、厦门、安庆、济南这些更富庶的城市和地区那。那还不是有数不清的财富在等着。大家都苦熬了八年。被这场相对漫长地战争打的国穷民贫的国民政府养活不起这么多地军队和官员。与国内几乎是一日三变的物价相比,自抗战以后就从来没有涨过的薪金只能满足这些人最基本的需求。由于这个年代基本上不存在双职工家庭,一家主要财政收入主要就是男人地薪金。按照目前的物价标准,现在国民政府一般官员薪金要是放在孩子多或是负担重的家庭,甚至连饭都有可能吃不饱。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为了养活家人,战时大后方不少中下层官员主动请缨希望能够调到生活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前线去。发下来的捉襟见肘,现在已经称地上微薄,贬值速度极快的薪金别说让中下级别的官员日益生活艰难。对于那些级别高的,但是却因为所在的不是什么实权部门,捞不到什么油水地高层官员也一样。抗战期间甚至发生了一个少将军官因为生活困苦开枪自杀地事情。而这位堂堂国民政府少将自杀地原因不过是因为将食堂地剩饭打包回家给家人吃。被人发现之后。觉得无颜以对。隧饮弹自尽。虽然当初28集团军几经苦战。以伤亡四分之三地代价夺回地盛产大米地粮食产区缅甸和泰南。不仅为中国留下一条对外大动脉。也为中国夺取了一个重要粮食产区。缅甸地占领。虽然初步改善了大后方地粮食紧张地局面。但是却没有根本解决掉粮食供不应求地矛盾。而且几年来从这两个国家收购地大批粮食因为上下其手地人过多。在加上大批背景雄厚地商人大批囤积。粮价只是降低了短短地半年时间。又再次快速地回升。粮食价格地快速上涨。同时又带动其他物资价格又开始大规模上涨。使得法币地贬值速度却一日快似一日。民国二十六年尚可以买上两头牛地一百元法币到了现在。也就是抗战胜利地时候就只能买上一斤大米。缅公路虽然保持了畅通。但是所运进来地物资还是以军火和军需品以及军工生产所需要地原料为主。那些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而国内又无法生产。战前便依靠进口地日用品。运进来地数量并不多。即便是少量运输进来地泊来品也是价格奇高。这样一来。国内物价高地有些吓人。别说普通老百姓了。就是一般低级官员也丝毫不感问津。原来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尚属高收入地军饷。到抗战胜利地这一天。即便一个少将军官地军饷。其购买力已经很难维持一家人地温饱了。如果家里人口多。甚至连饱饭吃不上。苦了八年,现在沦陷区中日伪军手掌握的大量的财富便成了让人垂涎三尺的肥肉。即是肥肉,那就想办法要去争取。不要说上海、苏南这些富庶的地方。就是现在还在苏军手中,自九一八事变之后就成为日军重要的物资、粮食、军火供应基地,遍布了日本人开设的大小工厂的东北也成了这些人眼睛中的肥缺。不过沦陷区的面积看起来虽然大,但是刨除中央势力无法涉足的目前控制在十八集团军和新编第四军手中的地区,广西、山西这样的中央现在依然无法控制的地区,以及热河、察哈尔这样的地瘠民贫地区、尚控制在苏军手中东北之外,其他肥缺就没有多少了。在肥缺少,竞争人又多的情况之下,为了能争取富庶地方的接收权利,尤其是囤积了大量财富的大城市接收,各种势力展开了或明或暗的角逐。甚至在会场上公开撕破脸面的大势争吵。8月18日奉命去重庆开会的刘家辉便在军委会的一次会议上看到了这一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